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十四期 87年 6月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電腦專集簡介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電腦專集程式設計 張景全
baustw@tpts5.seed.net.tw
前言
一九九四年九月美國佛教會副會長沈家楨博士,本懷保存佛典,流通經書,續佛慧命之使命,順應現代電腦科技之潮流,組織「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總庫設於美國紐約世界宗教研究院和如紀念圖書館,並隨緣設立分庫於世界各地。目前共有十個分庫,會員五百多名,主要分佈於美國、台灣等地。「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的宗旨係結合十方的發心,運用現代電腦之科技,將佛教經典輸入電腦,並運用電腦多媒體的程式,結合文字、聲音、圖片、影像、表格和查詢等電腦功能,將佛陀的教義以電腦光碟的型式呈現,藉以流通大眾,廣結佛緣。
內容介紹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發行的第一張電腦光碟為《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電腦專集。一九九七年五月於美國正式發行五千張;一九九八年二月於台灣發行第二版五千張。《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電腦專集主體分為念誦、經論、佛學辭典三部分,簡介如下:
一、念誦(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1. 莊嚴寺天台班法師國語唱誦。
2. 國語念誦--吳碧濤居士。
3. 台語念誦--見融法師。
4. 廣東話念誦--韋琪居士。
5. 客家話念誦--見臻法師。
6. 用於自己念誦的木魚。
此單元提供多種語言和逐段標示經文的誦經功能,並可設定單段或整部經重覆播誦,亦可調整合適的木魚節奏伴誦經文。
二、經論
收錄六種中文《金剛經》之譯本、偈頌、經論、經註、感應傳五部分,內容如下:
(一)六種中文《金剛經》之譯本
1. 姚秦鳩摩羅什譯本,《大正新修大藏經》(以下簡稱《大藏經》)No.235
2. 元魏菩提流支譯本,《大正藏》No.236
3. 陳真諦三藏譯本,《大正藏》No.237
4. 隋笈多譯本,《大正藏》No.238
5. 唐玄奘譯本,《大正藏》No.220(《大般若經》 577卷第9分)
6. 唐義淨譯本,《大正藏》No.239
(二)偈頌
7.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彌勒菩薩偈頌,有二譯系:菩提流支譯取《大正藏》No.1511
;義淨譯取《大正藏》No.1514
8. 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大正藏》No.2732
(三)經論
9. 金剛般若論(宋元版)(無著造;笈多譯),《大正藏》No.1510-1
10.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論(明版)(無著造;笈多譯),《大正藏》No.1510-2
11.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論(天親造;菩提流支譯),《大正藏》No.1511
12. 金剛仙論(金剛仙造;菩提流支譯),《大正藏》No.1512
13.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論釋(無著造;義淨譯),《大正藏》No.1513
14.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功德施造;地婆訶羅等譯),《大正藏》
No.1515
(四)經註
15.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註(晉 僧肇),《卍續藏經》第38冊
16. 金剛般若經疏(隋 智顗),《大正藏》No.1698
17. 金剛般若疏(隋 吉藏),《大正藏》No.1699
18. 佛說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略疏(唐 智儼),《大正藏》No.1704
19. 金剛般若經贊述(唐 窺基),《大正藏》No.1700
20. 金剛般若論會釋(唐 窺基),《大正藏》No.1816
21.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口訣(唐 慧能),《卍續藏經》第92冊
22. 御注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宣演(唐 道氤撰),《大正藏》No.2733
23. 金剛般若經旨𡦃(唐 曇曠撰),《大正藏》No.2735
24.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唐 宗密述;宋 子睿治定),《大正藏》No.1701
25. 金剛般若經依天親菩薩論𡦃略釋秦本義記(唐 知恩撰),《大正藏》No.2736
26. 金剛波若波羅密經並註(唐 慧淨),《卍續藏經》第38冊
27.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註解(明 宗泐、如 ),《大正藏》No.1703
28. 金剛經百家集注大成(明 永樂皇帝),普門文庫
29. 金剛般若經演古(明 寂燄),《卍續藏經》第40冊
30. 釋金剛經(明 真可),《卍續藏經》第39冊
31.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破空論(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觀心釋)(明 智旭),《卍
續藏經》第39冊
32. 金剛決疑(明 憨山),《卍續藏經》第39冊
33.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筆記(明 如觀),《卍續藏經》第39冊
34. 金剛經宗通(明 曾鳳儀),《卍續藏經》第38冊
35.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鎞(明 廣伸),《卍續藏經》第39冊
36. 金剛正眼(明 千松),《卍續藏經》第39冊
37. 金剛般若經略談(明 觀衡),《卍續藏經》第39冊
38. 金剛略疏(明 元賢),《卍續藏經》第39冊
39.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補註(明 韓巖),《卍續藏經》第92冊
40. 金剛經如是解(明 張坦翁),《卍續藏經》第39冊
41. 新鑴大乘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音釋直解(明 圓杲),《卍續藏經》第39冊
42.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心印疏(清 溥畹),《卍續藏經》第40冊
43. 金剛直說(清 滛刪鷲),《卍續藏經》第40冊
44. 金剛經石註(清 石成金),《卍續藏經》第40冊
45.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懸判疏鈔(清 性起),《卍續藏經》第92冊
46. 金剛般若經偈會本 金剛新眼疏經偈合釋 金剛新眼疏經偈合釋懸示(清 通理
),《卍續藏經》第39冊
47. 金剛經正解(清 龔概),《卍續藏經》第92冊
48.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郢說(清 徐發),《卍續藏經》第39冊
49.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淺解(清 王錫琯),《卍續藏經》第39冊
50.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義脈(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五編「法性空慧學」
51.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錄(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五編「法性空慧學」
52.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釋(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五編「法性空慧學」
53.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江味農)
54.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釋倓虛)
55.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釋印順)
56.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吳潤江)
57. 金剛經中道了義疏(釋慈舟)
58. 金剛經講錄(釋道源)
59.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釋圓瑛)
60.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釋達理)
61. 金剛經說什麼(南懷瑾)
62. 《金剛經》的研究(沈家楨)
(五)感應傳
63. 持誦金剛經靈驗功德記(唐),《大正藏》No.2743
64. 金剛般若經集驗記(唐 孟獻忠),《卍續藏經》第149冊
65.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感應傳(唐),《卍續藏經》第149冊
66. 金剛經持驗錄(許添誠)
研讀經論需要查閱名相時,可以標示經論中所要查閱的文字,點選辭典功能,即可直接在辭典中查閱。另外提供複製、列印經文和記錄目前游標位置成電子書籤等功能。
三、佛學辭典(附有二百二十一幅圖片和九十三張圖表)
(一)《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見圖一)
圖一、《佛學大辭典》名相查詢
(二)《翻譯名義集》普潤法雲編。
(三)《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編。
佛學辭典單元提供上述三部佛學辭典,可即時參考不同版本之名相解釋。除內建在《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電腦專集供查詢名相外,亦可在一般常用的文書處理、試算表和網路瀏覽器下,發揮多重查詢名相的功能(查詢名相中之名相);亦可自行輸入字彙,查詢名相解釋。另外具備自行編輯附註筆記之功能。
未來期望
末學幸逢殊勝因緣,參與《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電腦專集之製作,負責程式設計之工作。由於電腦科技的進展日新月異,硬體和軟體不斷地提昇,佛典電腦化的工作,也必須隨電腦發展趨勢調整方向。末學藉此報告,以技術層面的觀點,提出個人對佛典電子化的三點期望,懇請各位專家先進不吝賜教。
一、統一佛經造字
佛經造字問題在佛典電子化之始即存在。由於短期間無法圓滿解決,而各團體之佛典電子化工作進行無間,造成各造各字,內碼不統一之局面。使用電子佛典時必須安裝不同版本之使用者造字檔案,造成電子佛典流通的障礙。多年來中央研究院謝清俊教授和莊德明居士致力於統一佛經造字之工作,已經有相當具體可行的方案,值得大家讚歎和期許。
二、開發不同作業系統平台和不同語文版本之讀經軟體
目前大多數中文電子佛典的使用環境皆設定在中文版繁體字Windows之下,遇到不同語文版本之系統,即發生中文字顯示之困難。例如在英文 Windows下安裝顯示中文之附加軟體,如雙橋、加盟、南極星等軟體,雖然可以顯示一般常用中文字,但是遇到使用者造字的問題,仍然無法順利解決。目前國內華康科技公司發展出DynaDoc Reader(類似PDF檔Acrobat Reader之軟體),將字型處理後儲存在文字檔案中。其優點是此類檔案是一種唯讀檔,可以在不同語文版本作業系統下顯示文件之原形。此特點對電子佛典而言,可以解決上述使用者造字之棘手問題。期許華康科技公司能夠將 DynaDoc Reader開發成ActiveX元件,方便程式設計者運用於使用者介面之開發,以增加中文電子佛典之流通性。
三、發展PC版之中文全文檢索系統
全文檢索的功能在電子書是一個非常方便、有效的必備功能。目前網路上或公司內部所使用的高效率全文檢索服務,一般都架構在高處理效率之伺服器上。PC上之中文全文檢索系統發展,主要受全文檢索索引空間及處理器速度之限制。然而PC 儲存硬體的容量不斷增大和處理器速度快速提升,並配合可調式(Scaleable)索引之運用,PC上之中文全文檢索系統,將一般文件所需之索引空間降至約只佔文件大小的15%~30%左右,而且索引建置所需時間亦大為縮短。高效率低索引的PC版中文全文檢索系統應指日可待。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電腦專集的發行,結合了十方的願力:願佛法永駐,流傳久遠。亦願藉著電腦科技之法門,方便佛法修習,增上智慧。如果諸位大德欲請《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電腦專集,請洽:
慧炬雜誌社 周寶珠居士
臺北市建國南路一段270巷10號
電話:(02) 2707-5802分機11
傳真:(02) 2708-5054
電子郵件:tow@ms2.hinet.net
[回gaya首頁]
[佛教圖書館館訊]
[館訊14期目次]